2023年6月8日上午,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2023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主办,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承办。作为文博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以“探索后疫情时代文化贸易创新路径”为主题,十多位嘉宾围绕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文化贸易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工会主席、副秘书长李俊出席论坛并致辞。
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标识。在国际交往、贸易往来中文化交流与交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扬文化出海之帆,搭贸易合作之桥。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文化贸易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文化服务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22年,对外文化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额1803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额414亿美元。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多年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网络剧、网络文学等“出海”热潮不减,网络文学传播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活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情感相连……因此,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持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文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出版物、工艺美术品、收藏品、文化用品进出口额有较快增长。下一步,我国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大内容创新力度,增强文化产品贸易实力,为中国制造注入更多中华文化元素和内涵,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如何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深度推进数字文化贸易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议增强数字文化贸易制度供给,构建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贸易规则和体系,优化数字文化贸易的行业结构,培育壮大数字文化市场主体,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利用互联网搭建文明交流、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努力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来源:李俊在2023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论坛致辞稿,有删减